成語典 | 電子書

不共之仇(不共戴天)

參考詞語

‧不共戴天

音讀與釋義

注  音

ㄅㄨˋ ㄍㄨㄥˋ ㄔㄡˊ (變) ㄅㄨˊ ㄍㄨㄥˋ ㄔㄡˊ

漢語拼音

bù gòng zhī chóu (變) bú gòng zhī chóu

釋  義

義參「不共戴天」。見「不共戴天」條。

典  源

此處所列為「不共戴天」之典源。
  1. 《禮記.曲禮上》
    父之讎1>,弗與共戴天2>;兄弟之讎3>,不反兵4>;交遊之讎5>,不同國。

    〔註解〕

    1. 父之讎:殺父的仇敵。讎,音ㄔㄡˊ,通「仇」,仇敵。
    2. 弗與共戴天:不與之共存於世。戴天,指立於天地間。戴,頂著。
    3. 兄弟之讎:殺害兄弟的仇敵。
    4. 不反兵:不用返家取兵器。反,通「返」。
    5. 交遊之讎:殺害朋友的仇敵。
  2. 《禮記.檀弓上》
    子夏問於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寢苫枕干,不仕,弗與共天下也。遇諸市朝,不反兵而鬥。」

書  證

  1. 《東周列國志》第三回:「申公借兵失策,開門揖盜,使其焚燒宮闕,戮及先王,此不共之仇也。」

參考詞語

  • 不共戴天

    注  音

    ㄅㄨˋ ㄍㄨㄥˋ ㄉㄞˋ ㄊㄧㄢ (變) ㄅㄨˊ ㄍㄨㄥˋ ㄉㄞˋ ㄊㄧㄢ

    漢語拼音

    bù gòng dài tiān (變) bú gòng dài tiān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