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 | 電子書

得寸思尺(得寸進尺)

參考詞語

‧得寸進尺

音讀與釋義

注  音

ㄉㄜˊ ㄘㄨㄣˋ ˇ

漢語拼音

dé cùn sī chǐ

釋  義

義參「得寸進尺」。見「得寸進尺」條。

典  源

此處所列為「得寸進尺」之典源。
《戰國策.秦策三》
秦王屏左右,宮中虛無人,秦王跪而請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間,秦王復請,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范雎曰:「大王之國,北有甘泉、谷口,南帶涇、渭,右隴、蜀,左關、阪;戰車千乘,奮擊百萬。以秦卒之勇,車騎之多,以當諸侯,譬若馳韓盧而逐蹇兔也,霸王之業可致。今反閉而不敢窺兵於山東者,是穰侯為國謀不忠,而大王之計有所失也。」王曰:「願聞所失計。」雎曰:「大王越韓、魏而攻強齊,非計也。少出師,則不足以傷齊,多之則害於秦。臣意王之計欲少出師,而悉韓、魏之兵則不義矣。今見與國之不可親,越人之國而攻,可乎?疏於計矣!昔者,齊人伐楚,戰勝,破軍殺將,再辟千里,膚寸之地無得者,豈齊不欲地哉!形弗能有也。諸侯見齊之罷露,君臣之不親,舉兵而伐之,主辱軍破,為天下笑。所以然者,以其伐楚而肥韓、魏也。此所謂藉賊兵而齎盜食者也。 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今 舍 1>此而遠攻,不亦 繆 2>乎? 且昔者,中山之地,方五百里,趙獨擅之,功成、名立、利附,則天下莫能害。今韓、魏,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也。王若欲霸,必親中國而以為天下樞,以威楚、趙。趙彊則楚附,楚彊則趙附。楚、趙附則齊必懼,懼必卑辭重幣以事秦,齊附而韓、魏可虛也。」

〔註解〕

  1. 舍:音ㄕㄜˇ,通「捨」,放棄、放下。
  2. 繆:音ㄇㄧㄡˋ,錯誤。

書  證

  1. 《清史稿.卷一二三.食貨志四》:「小民惟利是圖,往往得寸思尺。」

參考詞語

  • 得寸進尺

    注  音

    ㄉㄜˊ ㄘㄨㄣˋ ㄐㄧㄣˋ ˇ

    漢語拼音

    dé cùn jìn chǐ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