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 | 電子書

行屍走肉

參考詞語

‧行尸坐肉 ‧行尸走肉 ‧行尸走骨 ‧行屍視肉 ‧走骨行屍

音讀與釋義

注  音

ㄒㄧㄥˊ ㄗㄡˇ ㄖㄡˋ

漢語拼音

xíng shī zǒu ròu

釋  義

「行屍走肉」之「屍」,典源作「尸」。「尸」同「屍」,死人的軀體。「行屍走肉」指會走動卻沒有魂魄的軀體。比喻徒具形骸,毫無生氣,庸碌無為的人。語本晉.王嘉《拾遺記》卷六。

典故說明

「行屍走肉」原作「行尸走肉」。「行屍」是指會走動的屍體。「走肉」是會走動而沒有靈魂的軀體。所以「行屍走肉」是指光有軀殼而沒有靈魂,徒具形骸而毫無生氣的人。在晉.王嘉的《拾遺記》中,提到東漢有個名叫任末的人,勤奮好學,各方面都學習,沒有固定的老師,出外求學也不辭路途遙遠。他用茅草編成小草屋,削尖荊木做成筆,在樹上刻出汁液當做墨汁,刻苦地習文寫字,在艱苦的環境下苦讀而有所成就。他在臨終時告誡門徒說:「一個人如果好學,就算死了,也好像還活著一樣。不學習的人,即使他還活著,卻只是個會走動而沒有魂魄的軀殼一樣,徒具形骸而無所作為的人。」後來「行屍走肉」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徒具形骸,毫無生氣,庸碌無為的人。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比喻徒具形骸,毫無生氣,庸碌無為的人。

使用類別

用在「消極無為」的表述上。

例句

  1. 有些人雖然身心無礙,卻整天遊蕩,不務正業,和行屍走肉沒什麼兩樣。
  2. 一個人沒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張,整天渾渾噩噩地,那跟行屍走肉有什麼兩樣?
  3. 連續幾次重大的打擊,使得他灰心喪氣,整天愣愣傻傻的不說不笑,形同行屍走肉般。
  4. 文化是一個國家民族的靈魂,失去文化,便如同失去靈魂一樣,活著也只是個行屍走肉罷了。

參考詞語

  • 行尸坐肉

    注  音

    ㄒㄧㄥˊ ㄗㄨㄛˋ ㄖㄡˋ

    漢語拼音

    xíng shī zuò ròu

    釋  義

    像會行走的屍體,坐在那裡的一堆肉。見「行屍走肉」條。
    1. 《醉醒石.第七回》:「但一味愛惜:與他喫、與他穿、養得肥頭胖臉、著錦穿綾且是好看,卻是一個行尸坐肉。」
  • 行尸走肉

    注  音

    ㄒㄧㄥˊ ㄗㄡˇ ㄖㄡˋ

    漢語拼音

    xíng shī zǒu ròu

    釋  義

    即「行屍走肉」。見「行屍走肉」條。
    1. 晉.王嘉《拾遺記.卷六》:「夫人好學,雖死若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尸走肉耳!」
    2. 清.王夫之《讀通鑑論.卷五》:「張禹之初,與王根異也,猶有生人之氣也;慮及子孫,而行尸走肉,遂禍人之宗社,冒萬世之羞,朱雲欲以齒劍而不慚。」
  • 行尸走骨

    注  音

    ㄒㄧㄥˊ ㄗㄡˇ ㄍㄨˇ

    漢語拼音

    xíng shī zǒu gǔ

    釋  義

    猶「行屍走肉」。見「行屍走肉」條。
    1. 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六○》:「雖位極人臣,皆行尸走骨矣。」
  • 行屍視肉

    注  音

    ㄒㄧㄥˊ ˋ ㄖㄡˋ

    漢語拼音

    xíng shī shì ròu

    釋  義

    像會行走的屍體,眼看只是一堆肉。見「行屍走肉」條。
    1. 明.凌濛初《北紅拂.楔子》:「俺執拂豪家歷數年,偷閱游賓整萬千,多是行屍視肉一般般。」
  • 走骨行屍

    注  音

    ㄗㄡˇ ㄍㄨˇ ㄒㄧㄥˊ

    漢語拼音

    zǒu gǔ xíng shī

    釋  義

    猶「行屍走肉」。見「行屍走肉」條。
    1. 金.馬鈺〈柳梢青.悟個不生不滅〉:「有時普勸人人,莫訝我、丁寧切切。走骨行屍,貪財競色,枉銷年月。」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