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起蕭牆(禍起蕭牆)
參考詞語
‧禍起蕭牆音讀與釋義
注 音
漢語拼音
biàn qǐ xiāo qiáng釋 義
義參「禍起蕭牆」。見「禍起蕭牆」條。典 源
此處所列為「禍起蕭牆」之典源。《論語.季氏》
〔註解〕
- 由與求:由,仲由(西元前542∼前480),春秋魯國卞人,字子路,一字季路。孔子弟子,性好勇、事親孝。仕衛,死於孔悝之難。富政治長才,在孔門四科中,列於政事科。求,冉求(西元前522∼?),字子有。春秋時代魯國人。為孔子弟子。性謙退,有才藝,擅長政事。魯哀公三年時成為季氏的家臣,在孔門弟子中名列政事科。亦稱為「冉有」。
- 相:輔佐。
- 分崩離析:形容國家或集團分裂瓦解。見「分崩離析」。
- 干戈:比喻兵事、戰亂。
- 季孫:春秋時魯國大夫世家,與孟孫、叔孫並稱「三桓」,掌握魯國實權。
- 顓臾:魯國境內一附庸國,故城在今山東省蒙陰縣西北。顓,音ㄓㄨㄢ。
- 蕭牆:蕭,肅敬。牆,指屏風。古代君臣相見的禮節,到屏風之處而更加肅敬。故以蕭牆比喻內部或至近之地。
書 證
- 漢.陸賈《新語.術事》:「季孫貪顓臾之地,而變起蕭牆之內。」
- 明.湯顯祖《南柯記》第四○齣:「他書後明說著,釁生他族,變起蕭牆。」
參考詞語
- 禍起蕭牆
注 音
ㄏㄨㄛˋ ㄑㄧˇ ㄒㄧㄠ ㄑㄧㄤˊ 漢語拼音
huò qǐ xiāo qiá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