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針見血
參考詞語
‧一刀見血音讀與釋義
注 音
漢語拼音
yī zhēn jiàn xiě (變) yì zhēn jiàn xiě釋 義
一針刺入手指,鮮血即出。語本《晉書.卷六六.陶侃列傳》。後用「一針見血」比喻言論簡潔透澈,深中肯綮(ㄑㄧㄥˋ)。△「一語道破」
典 源
《晉書.卷六六.陶侃列傳》又嘗如廁1>,見一人朱衣介幘2>,斂板3>曰:「以君長者,故來相報。君後當為公,位至八州都督。」有善相者師圭謂侃曰:「君左手中指有豎理4>,當為公。若徹於上,貴不可言。」侃以針決之見血,灑壁而為「公」字。以紙裛5>手,「公」字愈明。
〔註解〕
- 如廁:上廁所。如,往、至。
- 介幘:古代文人不分尊卑貴賤通用的長耳頭巾。幘,音ㄗㄜˊ。
- 斂板:古代官員雙手端持手板,貼近胸前,表示恭敬。
- 豎理:垂直的指紋。豎,音ㄕㄨˋ。
- 裛:音ㄧˋ,纏繞、包裹。
典故說明
陶侃(西元259∼334),字士行,潯陽人,東晉名臣。父親早年亡故,自幼由母親撫養成人,並以恩威並重的方法教導,對陶侃日後為官的清廉,有著很大的影響。典源此處是記錄陶侃的一段故事:有一次陶侃上廁所時,看見一個身穿紅衣、包著頭巾的人,說他以後會做到八州都督的官位。另外一個看相的人,也說他左手中指有一條垂直的指紋,將來地位會非常尊貴、崇高,會得到「公」的爵位。陶侃就用針刺破手指,鮮血噴灑到牆壁上,居然形成了一個「公」字。再用紙包裹手指,而「公」字竟愈發明顯。陶侃後來果真當了八州的都督。這是關於「一針見血」的一段故事。後來「一針見血」這句成語當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但已和此典故無關,轉用字面義,表示一針下去,血即湧出,用來比喻言論簡潔透澈,深中肯綮,如梁啟超的《飲冰室合集.文集六.盧梭學案》:「案此論可謂一針見血,簡而嚴,精而透矣!」書 證
- 清.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六.盧梭學案》:「案此論可謂一針見血,簡而嚴,精而透矣!」
- 清.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一三.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學說》:「是故講學者,苟以真我之自由以外之物為目的,雖有善言,終不免於奴隸之學。此康氏一針見血之教也。」
- 清.梁啟超《新民說.第一八節.論私德.私德之必要》:「(王)子曰:『一點良知,是爾自家的準則,……實實落落依著他做去,善便存,惡便去,何等穩當。』此真一針見血之言哉!」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比喻言論簡潔透澈,深中肯綮。使用類別
用在「議論精確」的表述上。例句
- 這篇文章評論當今社會問題,真是一針見血。
- 他一針見血地指出公司的弊端,得到大家一致的讚許。
- 他腦筋清楚,邏輯觀念又強,分析問題往往一針見血。
- 你用「中山狼」來比喻這種忘恩負義的人,真是一針見血。
- 他平時雖然少說話,但發言時總能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所在。
- 老師一針見血,幾句話就把此次比賽失敗的原因講得明明白白。
- 在會議上,他一針見血地指出反覆無常的決策,將為公司帶來嚴重的傷害。
- 這篇文章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解孩子的心理,是寫作兒童文學的基本前提。」
辨 識
近義
一語中的、一語破的、一語道破反義
不著邊際、游談無根、隔靴搔癢「一針見血」及「一語道破」都有議論簡潔透澈的意思。
「一針見血」指言論直接切中要害;「一語道破」指直接道出真相。
一針見血 | 一語道破 | 辨似例句 |
---|---|---|
○ | ㄨ | 在會議上,他~地指出反覆無常的決策,將為公司帶來嚴重的傷害。 |
ㄨ | ○ | 她隱藏很久的祕密,被人~,只好逃之夭夭。 |
參考詞語
- 一刀見血
注 音
ㄧ ㄉㄠ ㄐㄧㄢˋ ㄒㄧㄝˇ (變) ㄧˋ ㄉㄠ ㄐㄧㄢˋ ㄒㄧㄝˇ 漢語拼音
yī dāo jiàn xiě (變) yì dāo jiàn xiě釋 義
猶「一針見血」。見「一針見血」條。- 清.朱庭珍《筱園詩話.卷一》:「人所難言,累百言而不能了者,我須一刀見血,直刺題心,以數精湛語了之,則人難我易,倍覺生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