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由中(言不由衷)
參考詞語
‧言不由衷音讀與釋義
注 音
漢語拼音
yán bù yóu zhōng釋 義
義參「言不由衷」。見「言不由衷」條。典 源
此處所列為「言不由衷」之典源。《左傳.隱公三年》
〔註解〕
- 中:同「衷」,內心。
- 質:音ㄓˋ,人質。春秋戰國時代,國與國之間常互以人作抵押,以取信對方。
- 間:音ㄐㄧㄢˋ,挑撥、分化。
書 證
- 《宋史.卷三八○.何鑄列傳》:「士大夫心術不正,徇虛以掠名,託名以規利。言不由中而首尾鄉背,行險自售而設意相傾者,為事君之失。」
- 《聊齋志異.卷一○.賈奉雉》:「此言不由中,轉瞬即去,便受夏楚,不能復憶之也。」
參考詞語
- 言不由衷
注 音
ㄧㄢˊ ㄅㄨˋ ㄧㄡˊ ㄓㄨㄥ 漢語拼音
yán bù yóu zhō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