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 | 電子書

愎過自用(剛愎自用)

參考詞語

‧剛愎自用

音讀與釋義

注  音

ㄅㄧˋ ㄍㄨㄛˋ ˋ ㄩㄥˋ

漢語拼音

bì guò zì yòng

釋  義

義參「剛愎自用」。見「剛愎自用」條。

典  源

此處所列為「剛愎自用」之典源。
#《左傳.宣公十二年》1>
聞晉師既濟,王欲還,嬖人伍參欲戰。令尹孫叔敖弗欲,曰:「昔歲入陳,今茲入鄭,不無事矣。戰而不捷,參之肉其足食乎?」參曰:「若事之捷,孫叔為無謀矣。不捷,參之肉將在晉軍,可得食乎?」令尹2>南轅反旆3>,伍參4>言於王曰:「晉5>之從政者新,未能行令。其佐先縠6>剛愎7>不仁,未肯用命。其三帥者專行不獲,聽而無上,眾誰適從?此行也,晉師必敗。且君而逃臣8>,若社稷9>何?」王病10>之,告令尹,改乘轅而北之,次11>于管12>,以待之。

〔註解〕

  1. 典故或見於《呂氏春秋.孟夏紀.誣徒》。
  2. 令尹:春秋時,楚國的執政官,其職位相當於宰相。此指孫叔敖。
  3. 南轅反旆:將車輛軍旗回轉南向。轅,車前用來套駕牲畜的兩根直木,左右各一。此指車輛。旆,音ㄆㄟˋ,指軍旗。
  4. 伍參:春秋時楚國人,伍奢之父,生卒年不詳。為楚莊王所寵幸之臣。
  5. 晉:國名,周代諸侯國。春秋時據有今山西省大部分,及河北省西南地區,地跨黃河兩岸。後為韓、趙、魏三家所分,遂亡。
  6. 先縠:春秋時晉國大夫,生卒年不詳。又稱原縠,因食采於彘,故又稱彘子。縠,音ㄏㄨˊ
  7. 剛愎:固執己見,不肯接受他人的意見。愎,音ㄅㄧˋ,任性、固執。
  8. 君而逃臣:楚莊王為君,晉師統帥為臣,君畏臣而逃。
  9. 社稷:本指土神和穀神,因社稷為帝王所祭拜,後用來泛稱國家。
  10. 病:以此為憂,為其所困。
  11. 次:駐紮。
  12. 管:鄭國地名,地約在今河南省鄭縣。

〔典源參考〕

《呂氏春秋.孟夏紀.誣徒》
然則王者有嗜乎理義也,亡者亦有嗜乎暴慢也。所嗜不同,故其禍福亦不同。不能教者,志氣不和,取舍數變,固無恆心。若晏陰,喜怒無處。言談日易,以恣自行,失之在己,不肯自非。愎過自用,不可證移。見權親勢,及有富厚者,不論其材,不察其行,敺而教之,阿而諂之,若恐弗及。

書  證

  1. 《呂氏春秋.孟夏紀.誣徒》:「失之在己,不肯自非。愎過自用,不可證移。」

參考詞語

  • 剛愎自用

    注  音

    ㄍㄤ ㄅㄧˋ ˋ ㄩㄥˋ

    漢語拼音

    gāng bì zì yòng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