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逆不道(大逆不道)
參考詞語
‧大逆不道音讀與釋義
注 音
漢語拼音
zuì nì bù dào (變) zuì nì bú dào釋 義
義參「大逆不道」。見「大逆不道」條。典 源
此處所列為「大逆不道」之典源。#《史記.卷八.高祖本紀》1>
〔註解〕
- 典故或見於《漢書.卷八.宣帝紀》。
- 義帝:指楚懷王。項羽假裝尊崇懷王為義帝,實則根本不聽從懷王命令。
- 北面:古時臣子面向北方朝見天子,故以北面代稱臣子。
- 項羽:項籍(西元前232∼前202),字羽,秦末下相人。力能扛鼎,才氣過人,與叔父項梁起兵吳中,梁敗死,籍繼為將,大破秦軍,自立為「西楚霸王」。與劉邦爭天下,戰無不利,但垓下一戰,楚軍瓦解,乃自刎於烏江。
〔典源參考〕
《漢書.卷八.宣帝紀》十二月,平通侯(陽)〔楊〕惲坐前為光祿勳有罪,免為庶人。不悔過,怨望,大逆不道,要斬。
書 證
- 《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列傳》:「武安又盛毀灌夫所為橫恣,罪逆不道。」
參考詞語
- 大逆不道
注 音
ㄉㄚˋ ㄋㄧˋ ㄅㄨˋ ㄉㄠˋ (變) ㄉㄚˋ ㄋㄧˋ ㄅㄨˊ ㄉㄠˋ 漢語拼音
dà nì bù dào (變) dà nì bú d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