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 | 電子書

苦心積慮(處心積慮)

參考詞語

‧處心積慮

音讀與釋義

注  音

ㄎㄨˇ ㄒㄧㄣ ㄐㄧ ㄌㄩˋ

漢語拼音

kǔ xīn jī lǜ

釋  義

義參「處心積慮」。見「處心積慮」條。

典  源

此處所列為「處心積慮」之典源。
《穀梁傳.隱公元年》
【經】夏五月,鄭伯克段于鄢。【傳】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殺也。何以不言殺?見段之有徒眾也。段,鄭伯弟也。何以知其為弟也?殺世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知其為弟也。段,弟也,而弗謂弟,公子也;而弗謂公子,貶之也。段失子弟之道矣,賤段而甚鄭伯也。何甚乎鄭伯1>?甚2>鄭伯之處心積慮,成於殺也。于鄢遠也,猶曰「取之其母之懷中而殺之」云爾,甚之也。然則為鄭伯者宜奈何?緩追逸賊,親親之道也。

〔註解〕

  1. 鄭伯:鄭莊公(西元前757∼前701),名寤生,春秋時鄭國國君。性忌刻,因弟段與母武姜圖謀王位,故伐段,遷母於城潁,誓曰
  2. 甚:勝、超過。

書  證

  1. 明.張居正〈荅(答)總憲孫華山書〉:「僕數年圖畫邊事,苦心積慮,冒險涉嫌,惟公知之。」

參考詞語

  • 處心積慮

    注  音

    ㄔㄨˇ ㄒㄧㄣ ㄐㄧ ㄌㄩˋ

    漢語拼音

    chǔ xīn jī lǜ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