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合轍(閉門造車)
參考詞語
‧閉門造車音讀與釋義
注 音
漢語拼音
zào jū hé zhé釋 義
義參「閉門造車」。見「閉門造車」條。典 源
此處所列為「閉門造車」之典源。#《祖堂集.卷二○.五冠山瑞雲寺和尚》1>
〔註解〕
- 典故或見於宋.朱熹《四書或問.卷五.中庸或問》、《景德傳燈錄.卷一三.潭州鹿苑和尚》。
- 遮那:毗盧遮那之略稱,為釋迦牟尼佛的三身之一。
- 文殊:即文殊師利,佛教菩薩名,由梵語音譯而來。為釋迦牟尼佛的左脅侍,象徵佛陀智慧的菩薩,和觀音、地藏、普賢並稱四大菩薩。
- 《華嚴》:《華嚴經》,全稱為《大方廣佛華嚴經》。是由一些小部經,逐漸發展成的大部經典。是華嚴宗和法相宗據以立宗的經典之一。
- 普賢: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為釋迦牟尼佛的右脅侍,象徵佛陀行德的菩薩。其塑像多騎白象,與左脅侍文殊騎獅子相對。
- 此旦:此時。
- 一佛二菩薩:佛教稱世界有穢土(凡人所居)和淨土(聖人所居佛國)之分,每個世界有一佛二菩薩負責教化。菩薩代表「修德」,佛代表「性德」,不修,性德雖然有,但不能夠顯現出來,所以性德顯現要靠修德。此處的一佛為釋迦牟尼佛,二菩薩為普賢菩薩和文殊菩薩。
- 隨緣行行:因應著因緣現象行修行之事。
〔典源參考〕
■宋.朱熹《四書或問.卷五.中庸或問》軌者,車之轍跡也。周人尚輿,而制作之法,領於〈冬官〉。其輿之廣六尺六寸,故其轍跡之在地者,相距之間,廣狹如一,無有遠邇,莫不齊同,況為車者,必合乎此,然後可以行乎方內而無不通;不合乎此,則不惟有司得以討之,而其行於道路,自將偏倚杌隉而跬步不前,亦不待禁而自不為矣。古語所謂「閉門造車,出門合轍」。蓋言其法之同。
■《景德傳燈錄.卷一三.潭州鹿苑和尚》
潭州鹿苑和尚。僧問:「餘國作佛還有異名也無?」師作圓相示之。問:「如何是鹿苑一路?」師曰:「吉嘹舌頭問將來。」問:「如何是閉門造車?」師曰:「南嶽石橋。」僧曰:「如何是出門合轍?」師曰:「拄杖頭上掛草鞋。」
書 證
- 宋.周煇《清波雜志》卷五:「及觀序《脩水集》『造車合轍』之語,則知持此論舊矣。」
- 清.趙翼〈李雨村觀察自蜀中續寄詩話比舊增多戲題於後〉詩其二:「人各造車期合轍,君能集腋便成裘。」
參考詞語
- 閉門造車
注 音
ㄅㄧˋ ㄇㄣˊ ㄗㄠˋ ㄐㄩ 漢語拼音
bì mén zào j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