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 | 電子書

逼人咄咄(咄咄逼人)

參考詞語

‧咄咄逼人

音讀與釋義

注  音

ㄅㄧ ㄖㄣˊ ㄉㄨㄛˋ ㄉㄨㄛˋ

漢語拼音

bī rén duò duò

釋  義

義參「咄咄逼人」。見「咄咄逼人」條。

典  源

此處所列為「咄咄逼人」之典源。
  1.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
    桓南郡1>與殷荊州2>語次3>,因共作了語4>。顧愷之5>曰:「火燒平原無遺燎。」桓曰:「白布纏棺豎旒旐6>。」殷曰:「投魚深淵放飛鳥。」次復作危語7>。桓曰:「矛頭淅米劍頭炊。」殷曰:「百歲老翁攀枯枝。」顧曰:「井上轆轤8>臥嬰兒。」殷有一參軍9>在坐,云:「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殷曰:「咄咄10>逼人!」仲堪眇目11>故也。

    〔註解〕

    1. 桓南郡:桓玄(西元369∼404),字敬道,襲爵南郡公,東晉譙國龍亢人。安帝隆安二年,兗州刺史王恭和荊州刺史殷仲堪起兵,玄響應。安帝元興二年執掌朝政,稱帝,國號楚。後為劉裕、劉毅起兵討伐,玄兵敗西逃,為益州兵所殺。
    2. 殷荊州:殷仲堪(?∼西元399),東晉陳郡長平人。能清言,善屬文。與王恭共起兵,桓玄響應。後中朝廷離間計,與桓玄一戰兵敗,被逼自殺。
    3. 語次:交談告一段落。次,停止。
    4. 了語:一種類似「聯句」的文字遊戲,指說到盡頭,了無餘義的話。
    5. 顧愷之:西元341∼402,字長康,小字虎頭,晉無錫人。博學有才氣,善繪畫,有才絕、藝絕、痴絕三絕之稱。多作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動物、山水等。存世作品中以「女史箴圖」最有名。其所作「維摩詰像」,為最早出現於壁畫上的佛像。
    6. 旒旐:音ㄌㄧㄡˊ ㄓㄠˋ,出殯時在靈柩前引路的招魂幡。
    7. 危語:類似「了語」的文字遊戲,以危險的事為主題,令人聞而生畏的話。
    8. 轆轤:利用滑輪原理製成的井上汲水用具。古人常於井上立架置軸,貫以長木,纏綆其上,下懸汲水用的桶,用手轉動嵌於長木一端的曲柄汲水。
    9. 參軍:東漢置,掌參謀軍務。至隋唐時兼為郡官。
    10. 咄咄:驚嘆聲。
    11. 眇目:瞎了一隻眼。眇,音ㄇㄧㄠˇ
  2. ※#晉.衛鑠〈與釋某書〉(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晉文.卷一四四》引)
    衛稽首,和南近奉敕寫〈急就章〉,遂不得與師書耳。但衛隨世所學,規摹鍾繇,遂歷多載。年廿,著《詩論》、《草隸通解》,不敢上呈。2>有一弟子王逸少3>,甚能學衛真書,咄咄逼人,筆勢洞精4>,字體遒媚5>,師可詣晉尚書館書耳。仰憑至鑒,大不可言。弟子李氏衛和南。

    〔註解〕

    1. 典故或見於晉.王羲之〈雜帖〉。
    2. 衛:衛鑠(西元272∼349),字茂猗,東晉河東安邑人,汝陰太守李矩妻。工書法,尤擅隸書,師法鍾繇。王羲之少時曾跟他學書法。
    3. 王逸少:王羲之(西元321∼379),字逸少,王導之姪,晉臨沂人,後南遷為會稽人。嘗為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善書法,所寫草隸,冠絕古今,以〈蘭亭集序〉、〈樂毅論〉等為最,後人稱為「書聖」。
    4. 洞精:流利精妙。
    5. 遒媚:形容書法秀美而強勁有力。遒,音ㄑㄧㄡˊ
  3. 〔典源參考〕

    晉.王羲之〈雜帖〉(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晉文.卷二四.王羲之》引)
    獻之字子敬,少有清譽,善隸書,咄咄逼人。

書  證

  1. 宋.章甫〈六言〉詩其六:「兒女逼人咄咄,交朋笑我悠悠。幸逢邊塞無事,但願山田有秋。」

參考詞語

  • 咄咄逼人

    注  音

    ㄉㄨㄛˋ ㄉㄨㄛˋ ㄅㄧ ㄖㄣˊ

    漢語拼音

    duò duò bī rén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