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星戴月
參考詞語
‧帶月披星 ‧戴月披星 ‧披星帶月
音讀與釋義
注 音
ㄆㄧ ㄒㄧㄥ ㄉㄞˋ ㄩㄝˋ
漢語拼音
pī xīng dài yuè
釋 義
「披星戴月」之「戴」,典源作「帶」。頂著星月而走,形容早出晚歸、連夜趕路或工作備極勞累。語本唐.呂巖〈七言〉詩其四四。
典故說明
「披星戴月」原作「披星帶月」。《呂氏春秋.察賢》透過「以星出,以星入」描述春秋魯國的巫馬期擔任單父令時每天早出晚歸,勤於政務。後來唐代的呂巖才在詩作裡用了「披星帶月」這個詞。呂巖,字洞賓,號純陽子,道教全真道派奉其為純陽祖師。民間相傳修道成仙,為八仙之一。他在一首〈七言〉詩裡,顯露出他淡泊名利、拋開世俗的人生。他認為命運的造化作為在於本身,相較於那些追求富貴名利的人,自己所選擇的這條路,顯得格外的孤獨。但是儘管路途遙遠而孤單,也只有默默地繼續走下去,不辭勞苦地成就自己的人生。這首詩中有「披星帶月」一語,後來「披星戴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早出晚歸、連夜趕路或工作備極勞累。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形容早出晚歸、連夜趕路或工作備極勞累。
使用類別
用在「勤奮苦幹」的表述上。
例句
- 為了完成任務,他披星戴月,兼程趕往前線。
- 為了在天亮前趕回家,他披星戴月地連夜趕路。
- 為了養活這一大家子,他必須披星戴月地工作。
- 父親為了家計,披星戴月,終日奔波,十分辛苦。
- 救援隊披星戴月、跋山涉水,終於把救濟品送進偏遠災區。
辨 識
近義
早出晚歸、夙興夜寐、夜以繼日、櫛風沐雨反義
玩歲愒時、曠廢隳惰
參考詞語
帶月披星
注 音
ㄉㄞˋ ㄩㄝˋ ㄆㄧ ㄒㄧㄥ漢語拼音
dài yuè pī xīng
釋 義
即「披星戴月」。見「披星戴月」條。-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你只合帶月披星,誰著你停眠整宿?」
- 《西遊記.第四七回》:「在家人,這時候溫床暖被,懷中抱子,腳後蹬妻,自自在在睡覺;我等出家人,那裡能夠!便是要帶月披星,餐風宿水,有路且行,無路方住。」
戴月披星
注 音
ㄉㄞˋ ㄩㄝˋ ㄆㄧ ㄒㄧㄥ漢語拼音
dài yuè pī xīng
釋 義
即「披星戴月」。見「披星戴月」條。- 元.金仁傑《追韓信.第二折》:「官人每不在家裡快活,也這般戴月披星生受,則麼將謂韓信功名如此艱辛,元來這打魚的覓衣飯吃,更是生受。」
- 《聊齋志異.卷三》:「馬問:『何遽言別?』曰:『戴月披星,終非了局。使君自有婦,搪塞何為?』天明而去。」
披星帶月
注 音
ㄆㄧ ㄒㄧㄥ ㄉㄞˋ ㄩㄝˋ漢語拼音
pī xīng dài yuè
釋 義
即「披星戴月」。見「披星戴月」條。- 唐.呂巖〈七言.詩其四四〉:「綿綿有路誰留我,默默忘言自合神。擊劍夜深歸甚處,披星帶月折麒麟。」
- 《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五》:「那乞僧大來極會做人家,披星帶月,早起晚眠,又且生性慳吝,一文不使,兩文不用,不肯枉費著一個錢,把家私掙得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