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 | 電子書

泥牛入海

參考詞語

‧泥牛下水

音讀與釋義

注  音

ㄋㄧˊ ㄋㄧㄡˊ ㄖㄨˋ ㄏㄞˇ

漢語拼音

ní niú rù hǎi

釋  義

泥塑的牛掉入海中。比喻人種種互相矛盾的思慮被解開。#語本《祖堂集.卷六.洞山和尚》。後用「泥牛入海」比喻一去不復返。
△「杳如黃鶴」

典故說明

《祖堂集》共二十卷,為南唐時釋靜、釋筠二位禪師所編,是重要的禪宗史料。內容輯錄過去七佛、初祖大迦葉至三十三祖慧能,及青原下八世雪峰義存之孫徒、南嶽下七世臨濟義玄之孫徒,共二百五十餘人。本集早於《景德傳燈錄》,為現存最早的綜合禪宗史傳,亦為後世諸燈史之所據。本集以史實立傳,編錄諸位禪師的機緣法語,是古代佛門公案之集成,並收錄偈、頌、歌、行等禪文學,以及朝鮮禪宗的史料。北宋以來,本書亡佚,現存為西元1912年於韓國伽耶山海印寺發現之版本。在《祖堂集》卷六記載了一段小故事,洞山良价禪問漳州龍山和尚:「和尚你是領悟了什麼道理,所以能住在這座山裡面?」龍山和尚回答:「我看見了兩頭泥做的牛互相爭鬥,跌入海中,直到如今全無消息。」佛家之中,以「泥牛」比喻人的思慮。一個人的內心在未開悟之前,想法往往是互相矛盾的,不只現在的想法和過去的想法矛盾,內在的想法和外在的想法矛盾,自己和其他人的想法也是充滿了衝突和比較,就像兩頭牛在互相爭鬥,無法解脫,然而泥塑的牛一旦掉入水中,馬上就會融化了;同樣的,一個人如果悟得智慧,開悟見性,原本心中的固執和主觀意識,也會馬上消失無蹤。洞山良价禪師問潭州龍山和尚如何開悟,但是開悟的方法和境界並不是文字或語言可以形容,所以龍山和尚用了「泥牛掉入海中,至今沒有消息」的比喻,表示未開悟前,自己與自己、自己與別人都是對立的,互相不斷爭鬥;開悟之後,這種內外在的對立與爭鬥就不再發生了。因為有了智慧,能夠超越種種對立與統一的矛盾,也就無從鬥起。後來「泥牛入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一去不復返。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比喻一去不復返。

使用類別

用在「消失無蹤」的表述上。

例句

  1. 老王退休後,就像泥牛入海般消失了。
  2. 她只說要去臺北,卻從此如泥牛入海,杳無音訊。
  3. 他離家出走後,如同泥牛入海般,從此不見蹤影。
  4. 我寄給她許多信,但都如泥牛入海,讓我既痛苦又失望。
  5. 畢業後我到處寄應徵信,但就像泥牛入海般,毫無回音。
  6. 雖然發出了很多尋人啟事,但他就如泥牛入海般,至今仍是杳無音信。
  7. 這篇稿子,原本以為泥牛入海,沒希望了;想不到今天竟然被刊出來。

辨  識

近義

一去不返、石沉大海、杳如黃鶴、杳無音信、杳無蹤影
「泥牛入海」及「杳如黃鶴」都有失去蹤影、毫無消息的意思。
「泥牛入海」多用於事物,但亦可用於人,前面常加如同、好像等動詞;「杳如黃鶴」則一般用於人。
泥牛入海杳如黃鶴辨似例句
畢業後我到處寄應徵信,但就像般,毫無回音。
照片中的四個人原本都是很好的朋友,但一場誤會之後,其中兩人竟都,斷了訊息。

參考詞語

  • 泥牛下水

    注  音

    ㄋㄧˊ ㄋㄧㄡˊ ㄒㄧㄚˋ ㄕㄨㄟˇ

    漢語拼音

    ní niú xià shuǐ

    釋  義

    猶「泥牛入海」。見「泥牛入海」條。
    1. 元.無名氏〈梧葉兒.看破無生事〉:「看破無生事,參透悄然機,從些兔狐棲。大則瞞天地,小則入細微,除是自家知,使喚的泥牛下水。」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