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異思遷
參考詞語
‧見異而遷音讀與釋義
注 音
漢語拼音
jiàn yì sī qiān釋 義
見到別的事物就改變心意,比喻意志不堅定。#語本《管子.小匡》。△「心猿意馬」
典 源
#《管子.小匡》〔註解〕
- 士:即今之所謂讀書人、知識分子。
- 州:聚。
- 閒燕:指安靜、清淨之處。或指學校。此處或以「州處」為斷句,「閒燕」屬下句。
- 弟:通「悌」。順從、尊敬兄長。
- 旦昔:即「旦夕」。朝夕,早晚。昔,通「夕」。
- 異物:不同的事物,指非本行之事。
〔典源參考〕
另可參考:《國語.齊語六》典故說明
在《管子.小匡》篇中,記載了春秋時,齊桓公問丞相管仲說:「要怎樣才能讓人民生活安定,成就人民的事業?」管仲回答說:「士、農、工、商這四種身分的人不可以雜處而居,不然就會混亂,無法各司其職。所以聖王的時代,士都住在環境清淨的地方、農民一定住在田野鄉間、從事勞動的人一定住在官府附近、經商的人一定住靠近市場的地方。士如果能聚居在清幽的地方,那麼從早到晚、從小到大都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義、孝、敬、愛、悌等處世原則,他們的心就可以安定下來,不會受到別的事物干擾而改變他們的意志。後來「見異思遷」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見異物而遷焉」演變而出,比喻意志不堅定。書 證
- 清.康有為《大同書.戊部.去形界保獨立》:「又凡人之情,見異思遷,歷久生厭,惟新是圖,惟美是好。」
- 《大馬扁》第七回:「因此滿胸抑鬱,終不免宗旨不定,見異思遷,是個自然的道理。」
- 《文明小史》第一四回:「怕的是他們小孩子們,見異思遷,我這個館地就坐不成了。」
- 清.袁枚〈與慶晴村都統書〉:「名教中自有樂地,何必見異思遷?」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比喻意志不堅定。貶義。使用類別
用在「意志不堅」的表述上。例句
- 一個人不能有見異思遷的念頭,志向才能堅定。
- 他有見異思遷的毛病,經常被新鮮事物所迷惑。
- 現在景氣不佳,我勸你安心工作,不要見異思遷了。
- 他在感情世界中,總是喜新厭舊,見異思遷,令人非常討厭。
- 你學習才藝的意志要堅定,倘若見異思遷,到頭來必定一事無成。
- 一個沒有定見的人,常容易受到外在因素影響而見異思遷,改變原來的想法。
- 要做好事情絕不能見異思遷,有句諺語說:「滾動的石頭不生苔。」就是這個意思。
辨 識
近義
三心二意、心猿意馬反義
一心一意、全心全意、始終不渝、專心致志「見異思遷」及「心猿意馬」都有意志不定的意思。
「見異思遷」側重於受其他事物影響;「心猿意馬」則是側重於心意反覆不定。
見異思遷 | 心猿意馬 | 辨似例句 |
---|---|---|
○ | ㄨ | 他有~的毛病,經常被新鮮事物所迷惑。 |
ㄨ | ○ | 男女朋友,用情須專一,不能~,見一個愛一個。 |
參考詞語
- 見異而遷
注 音
ㄐㄧㄢˋ ㄧˋ ㄦˊ ㄑㄧㄢ 漢語拼音
jiàn yì ér qiān釋 義
猶「見異思遷」。見「見異思遷」條。- 《照世盃.卷四》:「切不可半途而廢,蹈為山九仞之轍。更不可見異而遷,萌鴻鵠將至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