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 | 電子書

取寵譁世(譁眾取寵)

參考詞語

‧譁眾取寵

音讀與釋義

注  音

ㄑㄩˇ ㄔㄨㄥˇ ㄏㄨㄚˊ ˋ

漢語拼音

qǔ chǒng huá shì

釋  義

義參「譁眾取寵」。見「譁眾取寵」條。

典  源

此處所列為「譁眾取寵」之典源。
《漢書.卷三○.藝文志》
儒家者流,蓋出於 司徒 1>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於 六經 2>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 祖述堯舜 3>, 憲章文武 4>, 宗師仲尼 5>,以 重 6>其言,於道最為高。孔子曰:「如有所譽,其有所 試 7>。」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業,已試之效者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 辟者 8>又隨時抑揚,違離道本,苟以譁眾取寵。後進循之,是以五經乖析,儒學 寖 9>衰,此辟儒之患。

〔註解〕

  1. 司徒:職官名。《周禮.地官》有大司徒,是六卿之一,主要掌理教化事宜。
  2. 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合稱為「六經」。
  3. 祖述堯舜:承繼堯舜的所作所為。堯舜,指遠古時期的兩位聖君。
  4. 憲章文武:效法周文王、周武王的治國之道。
  5. 宗師仲尼:尊崇孔子的學說主張。仲尼,即孔子(西元前551~前479),姓孔,名丘。
  6. 重:增加,使之更具分量。
  7. 試:考查。
  8. 辟者:邪僻不正的人。辟,音ㄆ一ˋ
  9. 寖:音ㄐㄧㄣˋ,漸漸、逐漸。

書  證

  1. 清.黃宗羲〈高元發三稿類存序〉:「經義之士取寵譁世,將無古文一道,徒為觀美之具,無裨實用。」

參考詞語

  • 譁眾取寵

    注  音

    ㄏㄨㄚˊ ㄓㄨㄥˋ ㄑㄩˇ ㄔㄨㄥˇ

    漢語拼音

    huá zhòng qǔ chǒng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