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弩之末
參考詞語
‧強弩末 ‧彊弩之末
音讀與釋義
注 音
ㄑㄧㄤˊ ㄋㄨˇ ㄓ ㄇㄛˋ
漢語拼音
qiáng nǔ zhī mò
釋 義
「強弩之末」之「強」,典源作「彊」。「彊」同「強」。強勁弓弩所射出的箭,到射程盡頭,已經沒有力道。比喻原本強大的力量已經衰竭,不能再發揮效用。#語本《史記.卷一○八.韓長孺列傳》。
典故說明
據《史記.卷一○八.韓長孺列傳》載:在中國漢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時時侵擾邊境,一直是朝廷最為擔憂的強大外患。西漢武帝時,匈奴派人到漢朝來議和,朝中大臣王恢因為曾多次在邊境為官,深知匈奴的反覆無常,所以反對議和,主張用兵。而當時朝中另一大臣韓安國卻贊成議和,他認為漢朝軍隊若要討伐匈奴,必須長途跋涉,一旦經過長距離的遠征,無論是多麼威武勇猛的軍隊,必定已是人困馬乏。就像是從強弩射出的箭,一旦到射程盡頭就毫無力道,連極為細薄的絹絲都無法穿透;也像是強勁的風勢到結尾時,連一根羽毛都無法吹動。若以如此軍力去對抗以逸待勞的匈奴,沒有任何勝算。朝中其他大臣聽了韓安國的一番論述,都紛紛附和,於是漢武帝便與匈奴結下了友好之盟。後來「強弩之末」這句成語,就從《史記》文中「彊弩之極,矢不能穿魯縞」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原本強大的力量已經衰竭,不能再發揮效用。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比喻原本強大的力量已經衰竭,不能再發揮效用。
使用類別
用在「氣勢衰竭」的表述上。
例句
- 敵人氣勢衰竭,看來已是強弩之末,我軍勝利在望。
- 經過數日的對抗,雙方都已是強弩之末,兵疲馬困了。
- 參加長跑的選手若是起跑時用力太甚,半途就會像強弩之末,氣力衰竭。
- 對方經過長途行軍,縱有再精壯的武力,恐也是強弩之末,威脅大減了。
- 為了避免臨場時陷入強弩之末的窘境,所有選手都須進行超耐力訓練。
- 因為前半場耗損體力太多,我隊後半場呈現強弩之末的疲態,欲振乏力了。
- 還好子彈經過反彈,距離又遠,射在身上時已是強弩之末,所以我只是受點輕傷。
辨 識
反義
所向披靡、所向無敵、銳不可當形音辨誤
弩,音ㄋㄨˇ。用機械力量發射的硬弓。不可寫作「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