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若懸河
參考詞語
‧口似懸河 ‧口如懸河 ‧懸河寫水 ‧懸河注水 ‧懸河瀉水 ‧瀉水懸河 ‧言若懸河 ‧言類懸河 ‧辨口如懸河 ‧辯同河瀉 ‧辯如懸河
音讀與釋義
注 音
ㄎㄡˇ ㄖㄨㄛˋ ㄒㄩㄢˊ ㄏㄜˊ
漢語拼音
kǒu ruò xuán hé
釋 義
說起話來像瀑布一樣滔滔不絕,比喻能言善辯。#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
典故說明
「口若懸河」原作「懸河寫水」。晉朝的郭象是玄學的集大成者,喜好《老》、《莊》,十分有才學,能言善辯,口齒伶俐,曾為《莊子》作注,流傳於後世。在《世說新語.賞譽》中,記載一段太尉王衍對郭象的評語,他說:「郭象說話議論時,就像山上直瀉而下的瀑布,源源不絕的灌注而下,好像永遠不會枯竭的樣子。」後來「口若懸河」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說話滔滔不絕,能言善辯。出現「口若懸河」的書證如宋.趙蕃〈贈耆英見過〉詩四首之一:「髯曾暇能過我,誦詩口若懸河。」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比喻能言善辯。
使用類別
用在「善於言談」的表述上。
例句
- 沒有口若懸河的本事,怎能成為演說家?
- 他一坐下來就口若懸河地說起他的探險經歷。
- 他一反平常的結巴,口若懸河似地辯論起來。
- 這場辯論賽,雙方主辯都口若懸河,十分精彩。
- 他善於辭令,口若懸河,真是當外交官的好人才。
- 他一逮住機會,就口若懸河似地說起自己的看法。
- 他生性木訥,並不是一個口若懸河,能言善辯的人。
- 他能說善道,每次發表言論都是口若懸河,滔滔不絕。
- 只聽他口若懸河地在那兒瞎吹,卻不見有幾個人在聽。
辨 識
近義
能言善道反義
拙口鈍辭、笨口拙舌、張口結舌、期期艾艾、結結巴巴
參考詞語
口似懸河
注 音
ㄎㄡˇ ㄙˋ ㄒㄩㄢˊ ㄏㄜˊ漢語拼音
kǒu sì xuán hé
釋 義
猶「口若懸河」。見「口若懸河」條。- 唐.白居易〈贈僧詩五首.神照上人〉:「心如定水隨形應,口似懸河逐病治。」
- 《三國演義.第四五回》:「假使蘇秦、張儀、陸賈、酈生復出,口似懸河,舌如利刃,安能動我心哉!」
口如懸河
注 音
ㄎㄡˇ ㄖㄨˊ ㄒㄩㄢˊ ㄏㄜˊ漢語拼音
kǒu rú xuán hé
釋 義
猶「口若懸河」。見「口若懸河」條。- 《警世通言.卷一七》:「德稱口如懸河,賓主頗也得合。」
懸河寫水
注 音
ㄒㄩㄢˊ ㄏㄜˊ ㄒㄧㄝˋ ㄕㄨㄟˇ漢語拼音
xuán hé xiè shuǐ
釋 義
義同「口若懸河」。見「口若懸河」條。-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郭子玄語議如懸河寫水,注而不竭。」
懸河注水
注 音
ㄒㄩㄢˊ ㄏㄜˊ ㄓㄨˋ ㄕㄨㄟˇ漢語拼音
xuán hé zhù shuǐ
釋 義
比喻文思流暢奔放。見「口若懸河」條。- 《舊唐書.卷一九○》:「楊盈川文思如懸河注水,酌之不竭,既優於盧,亦不減王。」
懸河瀉水
注 音
ㄒㄩㄢˊ ㄏㄜˊ ㄒㄧㄝˋ ㄕㄨㄟˇ漢語拼音
xuán hé xiè shuǐ
釋 義
義同「口若懸河」。見「口若懸河」條。- 《北堂書鈔.卷九八》:「王太尉問孫興公曰:『郭象何如?』人答曰:『其辭清雅,奕奕有餘。吐章陳文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
- 《晉書.卷五○》:「聽象語,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
瀉水懸河
注 音
ㄒㄧㄝˋ ㄕㄨㄟˇ ㄒㄩㄢˊ ㄏㄜˊ漢語拼音
xiè shuǐ xuán hé
釋 義
義同「口若懸河」。見「口若懸河」條。- 唐.楊炯〈大周明威將軍梁公神道碑〉:「九歲明《詩》,七齡通《易》……瀉水懸河之辨,背碑覆局之精,標映前哲,公實多敏。」
言若懸河
注 音
ㄧㄢˊ ㄖㄨㄛˋ ㄒㄩㄢˊ ㄏㄜˊ漢語拼音
yán ruò xuán hé
釋 義
猶「口若懸河」。見「口若懸河」條。- 《隋書.卷六七》:「蘊亦機辨,所論法理,言若懸河,或重或輕,皆由其口,剖析明敏,時人不能致詰。」
言類懸河
注 音
ㄧㄢˊ ㄌㄟˋ ㄒㄩㄢˊ ㄏㄜˊ漢語拼音
yán lèi xuán hé
釋 義
即「口若懸河」。見「口若懸河」條。- 《南齊書.卷三三》:「郭象言類懸河,不自勞苦,何由至此?」
辨口如懸河
注 音
ㄅㄧㄢˋ ㄎㄡˇ ㄖㄨˊ ㄒㄩㄢˊ ㄏㄜˊ漢語拼音
biàn kǒu rú xuán hé
釋 義
猶「口若懸河」。見「口若懸河」條。- 唐.韓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論列,願借辨口如懸河。」
辯同河瀉
注 音
ㄅㄧㄢˋ ㄊㄨㄥˊ ㄏㄜˊ ㄒㄧㄝˋ漢語拼音
biàn tóng hé xiè
釋 義
猶「口若懸河」。見「口若懸河」條。- 《藝文類聚.卷三八》:「惟君德爰禮智,才兼文雅,學比山成,辯同河瀉。」
辯如懸河
注 音
ㄅㄧㄢˋ ㄖㄨˊ ㄒㄩㄢˊ ㄏㄜˊ漢語拼音
biàn rú xuán hé
釋 義
即「口若懸河」。見「口若懸河」條。- 唐.范傳正〈贈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論當世務,草答蕃書,辯如懸河,筆不停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