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 | 電子書

嘗膽臥薪(臥薪嘗膽)

參考詞語

‧臥薪嘗膽

音讀與釋義

注  音

ㄔㄤˊ ㄉㄢˇ ㄨㄛˋ ㄒㄧㄣ

漢語拼音

cháng dǎn wò xīn

釋  義

義參「臥薪嘗膽」。見「臥薪嘗膽」條。

典  源

此處所列為「臥薪嘗膽」之典源。
《史記.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
1>既赦越2>,越王句踐3>4>國,乃苦身焦思,置膽5>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6>膽也。曰:「女忘會稽之恥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節下賢人,厚遇賓客,振貧弔死,與百姓同其勞。

〔註解〕

  1. 吳:周代諸侯國。周太王之子泰伯居吳,武王克殷,封其後為諸侯。從秦伯十九世而至壽夢,吳始益大,僭號稱王。故地在今江蘇省無錫縣。及春秋末傳到夫差,為越王句踐所滅。
  2. 越:周代諸侯國,姒姓。建都於會稽。曾占有今江蘇、浙江及山東的一部分,後為楚所滅。
  3. 句踐:春秋時越王,生卒年不詳。為吳王夫差所敗,困於會稽,屈膝求和。歸國後,任用文種、范蠡,臥薪嘗膽,矢志復仇,終於興兵滅吳,並渡淮水,會諸侯,受方伯之命,稱霸江淮間,名震中國。或作「勾踐」。
  4. 反:通「返」,回來。
  5. 膽:一般解為動物之膽囊,或以為當指具苦味之膽草。
  6. 嘗:同「嚐」,用口辨別滋味。

書  證

  1. 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都城紀勝敘錄》:「一線南遷已甚危,徽、欽北去竟忘之!正當嘗膽臥薪日,卻作觀山玩水時!」
  2. 明.朱鼎《玉鏡臺記》第一二齣:「我自願漆身吞炭,嘗膽臥薪,同心協力期雪恥。」

參考詞語

  • 臥薪嘗膽

    注  音

    ㄨㄛˋ ㄒㄧㄣ ㄔㄤˊ ㄉㄢˇ

    漢語拼音

    wò xīn cháng dǎn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