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誠布公(開誠布公)
參考詞語
‧開誠布公音讀與釋義
注 音
漢語拼音
tuī chéng bù gōng釋 義
義參「開誠布公」。見「開誠布公」條。典 源
此處所列為「開誠布公」之典源。《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
諸葛亮1>之為相國2>也,撫百姓,示儀軌3>,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4>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5>者雖輕必戮;
〔註解〕
- 諸葛亮:西元181∼234,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今山東省沂水縣)。避亂荊州,劉備三訪其廬乃出。為人足智多謀,忠心耿耿。曾敗曹操於赤壁。劉備歿,輔助後主劉禪,封武鄉侯。志在攻魏以復中原,乃東和孫權,南平孟獲,與魏長期爭戰,後鞠躬盡瘁,卒於軍中,諡號忠武。有《諸葛武侯集》。
- 相國:秦漢等朝所置的宰相職位。後沿為宰相的通稱。
- 儀軌:法度規範。
- 服罪輸情:坦承自己所犯的罪行,並誠心改過向善。
- 游辭巧飾:用沒有根據的言辭掩飾罪行,虛偽狡詐。
書 證
- 明.劉元卿《賢奕編.卷二.官政》:「亦使士大夫識得行己用世規模,須在推誠布公,集謀廣益。」
- 《清史稿.卷二五○.伊桑阿列傳》:「爾二人自任閣事,推誠布公,不惟朕知之,天下無不知者。」
參考詞語
- 開誠布公
注 音
ㄎㄞ ㄔㄥˊ ㄅㄨˋ ㄍㄨㄥ 漢語拼音
kāi chéng bù gō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