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 | 電子書

不辨菽麥

參考詞語

‧不辨菽粟 ‧不辯菽麥 ‧僅辨菽麥 ‧智昏菽麥 ‧未辨菽麥 ‧菽麥不分

音讀與釋義

注  音

ㄅㄨˋ ㄅㄧㄢˋ ㄕㄨˊ ㄇㄞˋ (變) ㄅㄨˊ ㄅㄧㄢˋ ㄕㄨˊ ㄇㄞˋ

漢語拼音

bù biàn shú mài (變) bú biàn shú mài

釋  義

菽,豆子。「不辨菽麥」指無法分別豆子與麥子。形容人愚昧無知、缺乏常識。語出《左傳.成公十八年》。
△「頗別菽麥」

典故說明

菽,就是豆子。麥,則是麥子。兩者都是很普通的農作物,而且形狀完全不同,極容易分辨。如果一個人連豆子、麥子都無法分辨,就是形容這個人非常無知,連基本的常識都沒有。這句成語出自《左傳.成公十八年》。當時晉國發生政爭,貴族大夫欒書、中行偃為了爭奪政權,先殺了受到厲公親信的胥童,然後又殺了厲公,立襄公的曾孫周子為國君,是為晉悼公。周子時年才十四歲,根本無法親政,且有年長的哥哥,但欒書等人為了掌握政權,把周子當成傀儡,就稱讚周子十分聰明,並詆毀他的哥哥,說他十分無知,連豆子和麥子都沒辦法分辨,這樣的人怎麼可以做國君呢?後來「不辨菽麥」這句成語被用來形容人愚昧無知。亦用來比喻缺乏常識或判斷能力。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形容愚昧無知與缺乏常識。

使用類別

用在「愚昧無知」的表述上。

例句

  1. 他都這麼大了,卻連基本做人道理都不懂,這和不辨菽麥有何不同?
  2. 別看他一副聰明樣,其實根本是不辨菽麥,連最基本的常識都沒有。
  3. 他剛到農村時還是個不辨菽麥的小伙子,經過這麼多年的學習磨練,現在已是個精通農藝的專家了。

辨  識

近義

五穀不分

反義

冰雪聰明、絕頂聰明

形音辨誤

菽,音ㄕㄨˊ。豆類的總稱。不可寫作「叔」。

參考詞語

  • 不辨菽粟

    注  音

    ㄅㄨˋ ㄅㄧㄢˋ ㄕㄨˊ ㄙㄨˋ (變) ㄅㄨˊ ㄅㄧㄢˋ ㄕㄨˊ ㄙㄨˋ

    漢語拼音

    bù biàn shú sù (變) bú biàn shú sù

    釋  義

    猶「不辨菽麥」。見「不辨菽麥」條。
    1. 清.龔自珍《龔自珍全集.第一輯》:「婢妾之養不備,則不世;祠祭弗如式,不世;不辨菽粟,亦不世。」
  • 不辯菽麥

    注  音

    ㄅㄨˋ ㄅㄧㄢˋ ㄕㄨˊ ㄇㄞˋ (變) ㄅㄨˊ ㄅㄧㄢˋ ㄕㄨˊ ㄇㄞˋ

    漢語拼音

    bù biàn shú mài (變) bú biàn shú mài

    釋  義

    即「不辨菽麥」。見「不辨菽麥」條。
    1. 《抱朴子.外篇》:「庸俗之夫,闇於別物,不分朱紫,不辯菽麥。」
  • 僅辨菽麥

    注  音

    ㄐㄧㄣˇ ㄅㄧㄢˋ ㄕㄨˊ ㄇㄞˋ

    漢語拼音

    jǐn biàn shú mài

    釋  義

    謂智力只能夠辨認豆麥。形容無知。見「不辨菽麥」條。
    1. 隋.盧思道〈北齊興亡論〉:「陸子駱提婆者,出於皁隸,本是靴工,愚暗庸短,僅辯(辨)菽麥。」
  • 智昏菽麥

    注  音

    ˋ ㄏㄨㄣ ㄕㄨˊ ㄇㄞˋ

    漢語拼音

    zhì hūn shú mài

    釋  義

    謂智力不能辨認豆麥。形容無知。見「不辨菽麥」條。
    1. 南朝梁.劉峻〈辯命論〉:「聞言如響,智昏菽麥,神之辨也。」
  • 未辨菽麥

    注  音

    ㄨㄟˋ ㄅㄧㄢˋ ㄕㄨˊ ㄇㄞˋ

    漢語拼音

    wèi biàn shú mài

    釋  義

    未,不能。「未辨菽麥」猶「不辨菽麥」。見「不辨菽麥」條。
    1. 三國魏.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孫權小子,未辨菽麥,要領不足以膏齊斧,名字不足以洿簡墨。」
  • 菽麥不分

    注  音

    ㄕㄨˊ ㄇㄞˋ ㄅㄨˋ ㄈㄣ

    漢語拼音

    shú mài bù fēn

    釋  義

    即「不辨菽麥」。見「不辨菽麥」條。
    1. 宋.林逋〈省心錄〉:「後世以文章明道,其弊至於菽麥不分,豈止不知稼穡艱難哉!」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