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飛魄散
參考詞語
‧魂銷魄散 ‧魂飄魄散 ‧魂飛膽喪 ‧魄散魂飛音讀與釋義
注 音
漢語拼音
hún fēi pò sàn釋 義
(一)魂魄離開身體,形容非常恐懼害怕。※語或出宋.劉宰〈鴉去鵲來篇〉詩。(二)魂魄離開身體,指死亡。※語或本《西遊記》第四一回。
(三)魂魄離開身體,形容心神不寧、恍惚迷亂。※語或出宋.羅燁《醉翁談錄.甲集.卷二.張氏夜奔呂星哥》。
△「魂不附體」、「魂亡魄失」
典故說明
- 古人認為活人的身上有精氣,就是魂魄,一旦魂魄離開身體,消散無形,人就會死去。有時候人因為受到極大的刺激,變得極為慌亂,或是失去知覺,就好像魂魄暫時離開了身體,這時人們就用「魂飛魄散」來形容這種情形。在所引典源宋.劉宰〈鴉去鵲來篇〉中,形容農民受重賦苛稅之苦,弄得家徒四壁。因為無錢納稅而被處死的人很多,所以人們只要聽到烏鴉的叫聲,就知道又有人因為無錢納稅被處死,心中非常驚恐害怕,有如魂飛魄散。後來「魂飛魄散」這句成語或許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非常恐懼害怕。
- 古人認為活人的身上有精氣,就是魂魄,一旦魂魄離開身體,消散無形,人就會死去。因此「魂飛魄散」有死亡的意思。在所引典源《西遊記》第四一回中,描述孫悟空因為被火焰焚身,便跳入水中滅火,結果冷水逼得火氣攻心,讓他一口氣喘不過來,就「魂飛魄散」,也就是死了。後來「魂飛魄散」這句成語或許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死亡。
- 古人認為活人的身上有精氣,就是魂魄,一旦魂魄離開身體,消散無形,人就會死去。有時候人因為受到外物的誘惑,變得心神不寧、恍惚迷亂,就好像魂魄暫時離開了身體,這時人們就用「魂飛魄散」來形容這種情形。在所引典源宋.羅燁《醉翁談錄.甲集.卷二.張氏夜奔呂星哥》中,形容男女主角彼此情意合,以致成天心神不寧,只有想到對方,就好像魄散魂飛了。後來「魂飛魄散」這句成語或許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心神不寧、恍惚迷亂。
用法說明
一語義說明
形容非常恐懼害怕。使用類別
用在「驚懼恐慌」的表述上。例句
- 看到車禍現場血淋淋的畫面,已經把他嚇得魂飛魄散了。
- 這場車禍,讓他嚇得魂飛魄散,臉色慘白,活像個死人。
- 車子差一點墜入深谷,嚇得大家魂飛魄散,有如鬼門關前走一遭。
二
語義說明
指死亡。使用類別
用在「喪命死亡」的表述上。例句
- 兩輛車高速對撞,車裡的人全數魂飛魄散,當場死亡。
- 溺水的學童雖被救起,可惜早已魂飛魄散,沒有氣息多時。
三
語義說明
形容心神不寧、恍惚迷亂。使用類別
用在「心神不定」的表述上。例句
- 他血氣方剛,容易被美色勾引得魂飛魄散。
- 兩人眉來眼去,都快把持不住,魂飛魄散了。
- 我看他不是什麼病,只是害了相思,以致魂飛魄散,終日無精打采。
- 人家說一見鍾情真不假,這兩人才對看了一眼,早已魂飛魄散,各飛到對方身上去了。
辨 識
近義
心驚肉跳、心驚膽戰、魂不附體、魂飛天外、失魂落魄、魂不守舍反義
若無其事、泰然自若「魂不附體」及「魂飛魄散」都有受到極度刺激的意思。
「魂不附體」側重於心智失常的狀態;「魂飛魄散」側重於有如死亡的感覺。
魂不附體 | 魂飛魄散 | 辨似例句 |
---|---|---|
○ | ㄨ | 這個打擊讓他完全崩潰了,經常~地坐著發呆。 |
ㄨ | ○ | 車子差一點墜入深谷,嚇得大家~,有如鬼門關前走一遭。 |
參考詞語
- 魂銷魄散
注 音
ㄏㄨㄣˊ ㄒㄧㄠ ㄆㄛˋ ㄙㄢˋ 漢語拼音
hún xiāo pò sàn釋 義
即「魂飛魄散」。見「魂飛魄散」(一)。- 《紅樓夢.第三二回》:「襲人聽了這話,嚇得魂銷魄散。」
- 魂飄魄散
注 音
ㄏㄨㄣˊ ㄆㄧㄠ ㄆㄛˋ ㄙㄢˋ 漢語拼音
hún piāo pò sàn釋 義
即「魂飛魄散」。見「魂飛魄散」(一)。- 《西遊記.第三八回》:「娘娘見說,魂飄魄散,急下亭抱起,緊摟在懷。」
- 魂飛膽喪
注 音
ㄏㄨㄣˊ ㄈㄟ ㄉㄢˇ ㄙㄤˋ 漢語拼音
hún fēi dǎn sàng釋 義
猶「魂飛魄散」。見「魂飛魄散」(一)。- 〈通極論〉:「公子於是接足叩頭,百體皆汗,魂飛膽喪,五色無主。」
- 魄散魂飛
注 音
ㄆㄛˋ ㄙㄢˋ ㄏㄨㄣˊ ㄈㄟ 漢語拼音
pò sàn hún fēi釋 義
(一)即「魂飛魄散」。見「魂飛魄散」(一)。 (二)即「魂飛魄散」。見「魂飛魄散」(三)。-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是誰人唱叫揚疾,不由我不魄散魂飛;恰消停,才蘇醒,又昏迷。」
- 明.徐霖《繡襦記.第三○齣》:「聽說罷心悲痛,駭得我魄散魂飛一似痴。」
- 宋.羅燁《醉翁談錄.卷二》:「眉來眼去,魄散魂飛。」
- 《文明小史.第四○回》:「那女學生見逢之在門前探頭探腦,便也停住腳步,望了他幾眼,更把他弄得魄散魂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