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韁利鎖
參考詞語
‧利名韁鎖 ‧利鎖名牽 ‧利鎖名韁 ‧利鞅名韁 ‧利韁名鎖 ‧名韁利索音讀與釋義
注 音
漢語拼音
míng jiāng lì suǒ釋 義
功名的韁繩和利祿的鎖鏈。比喻人受名利的羈絆而不得自由。#語本《漢書.卷一○○.敘傳上》。典 源
#《漢書.卷一○○.敘傳上》1>〔註解〕
- 典故或見於漢.東方朔〈與友人書〉、宋.柳永〈夏雲峰.宴堂深〉詞。
- 貫:通「慣」,習慣。
- 韁:音ㄐㄧㄤ,繫馬的繩子。
- 伏:佩服、信服。通「服」。
- 周、孔:周公(?∼西元前1105),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輔佐武王伐紂,封於魯。武王崩,又佐成王攝政,東征平定三叔之亂,滅五十國,奠定東南,歸而制禮作樂,天下大治。孔子(西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魯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
- 軌躅:車輪輾過的痕跡,比喻前人的遺範。躅,音ㄓㄨˊ。
- 顏、閔:顏回(西元前521∼前490),字子淵,春秋魯人,孔子弟子。天資明睿,貧而好學,於弟子中最賢,孔子稱其不遷怒,不貳過。後世稱為復聖,列於孔門德行科。閔子騫(西元前536∼前487)名損,字子騫,春秋魯人。孔子弟子,以孝友聞,和顏回同列德行科。
- 極摯:所達到的最高境界。
- 繫攣:戀念不捨。攣,音ㄌㄩㄢˊ,通「戀」。
- 世教:當世的正統思想、禮教,此指周公、孔子之儒教。
- 眩曜:迷惑、惑亂。
〔典源參考〕
■漢.東方朔〈與友人書〉(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漢文.卷二五.東方朔》引)不可使塵網名韁拘鎖。怡然長笑。脫去十洲三島,相期拾瑤草,吞日月之光華,共輕舉耳。
■宋.柳永〈夏雲峰.宴堂深〉詞(據《全宋詞.柳永》引)
宴堂深。軒楹雨,輕壓暑氣低沈。花洞彩舟泛斝,坐繞清潯。楚臺風快,湘簟冷、永日披襟。坐久覺、疏絃脆管,時換新音。 越娥蘭態蕙心。逞妖豔、昵歡邀寵難禁。筵上笑歌間發,舄履交侵。醉鄉歸處,須盡興、滿酌高吟。向此免、名韁利鎖,虛費光陰。
典故說明
「名」是功名。「利」是利祿。「韁」是繫馬的繩子,用以控制馬匹。「鎖」則是安裝在門戶、箱櫃等開合處,必須以鑰匙或暗碼打開的金屬器具,引申有拘束、封閉的意思。一個人如果汲汲於名利,腦海裡除了沽名釣譽、鑽求利益,其他事情都毫不關心,就好像被無形的韁繩套住,或被看不到的鎖鏈給綁住,不得自由。《漢書.卷一○○.敘傳上》,敘述了桓譚欲向班嗣借書的事情。桓譚博學多聞,遍習五經,是一位儒者。班嗣雖然也學儒術,但更喜好黃老之學。有一次桓譚想向班嗣借黃老之書,班嗣知道了就回覆說︰「黃老之學崇尚清虛無為,不受世俗所羈絆,與儒學完全不同。你今日已經習慣孔孟的仁義之道,被世俗名利的韁鎖所束縛,敬服周公、孔子的遺範,推崇顏淵、閔子騫的德行,既然你眷戀不捨儒家的禮教,又何必讓黃老之學困惑你呢?」在參考資料中,另有漢.東方朔〈與友人書〉,年代雖比所引典源為早,但因出處不明,故置於參考資料。後來「名韁利鎖」這個成語用來比喻人因名利的羈絆而不得自由。書 證
- 宋.柳永〈夏雲峰.宴堂深〉詞:「醉鄉歸處,須盡興、滿酌高吟。向此免、名韁利鎖,虛費光陰。」
- 宋.張孝祥〈柳梢青.碧雲風月無多〉詞:「碧雲風月無多,莫被名韁利鎖。」
- 元.無名氏《賺蒯通》第三折:「事冗也辭身湧脫,今日箇慌頓斷名韁利鎖。」
- 明.陳汝元《金蓮記》第二三齣:「端只為愛河慾海起波濤,名韁利鎖不能逃,這塵緣怎消?」
- 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一五.頤養部.行樂》:「況此百年以內,有無數憂愁困苦、疾病顛連、名韁利鎖、驚風駭浪阻人燕遊。」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比喻人受名利的羈絆而不得自由。使用類別
用在「名利牽絆」的表述上。例句
- 人若能擺脫名韁利鎖的桎梏,就少了許多煩惱。
- 他一生不被名韁利鎖牽絆,因此天天過著自由自在、與世無爭的生活。
- 他早已厭倦羈絆他的名韁利鎖,一旦功成身退便到鄉下過隱居的生活。
- 住在擁擠的都市裡,人們成天被名韁利鎖纏身,哪有什麼人生樂趣可言呢?
- 在這山中小屋過了一年快樂逍遙的生活,他終於完全掙脫名韁利鎖的束縛,身心得到完全的解放。
參考詞語
- 利名韁鎖
注 音
ㄌㄧˋ ㄇㄧㄥˊ ㄐㄧㄤ ㄙㄨㄛˇ 漢語拼音
lì míng jiāng suǒ釋 義
即「名韁利鎖」。見「名韁利鎖」條。- 宋.歐陽修〈世弼讀白樂天放言詩倣其體依前韻作數首見寄因和答之亦倣樂天之體.詩四首其四〉:「言行樞機宜慎發,利名韁鎖苦縈身。」
- 利鎖名牽
注 音
ㄌㄧˋ ㄙㄨㄛˇ ㄇㄧㄥˊ ㄑㄧㄢ 漢語拼音
lì suǒ míng qiān釋 義
牽,通「縴」,拉船的繩索。「利鎖名牽」猶「名韁利鎖」。見「名韁利鎖」條。- 明.高濂《玉簪記.第二二齣》:「眼底天涯,利鎖名牽。」
- 利鎖名韁
注 音
ㄌㄧˋ ㄙㄨㄛˇ ㄇㄧㄥˊ ㄐㄧㄤ 漢語拼音
lì suǒ míng jiāng釋 義
即「名韁利鎖」。見「名韁利鎖」條。- 宋.曹冠〈念奴嬌.金飆替暑〉:「堪笑利鎖名韁,向蝸牛角上,所爭何事。」
- 元.賈仲名《昇仙夢.第一折》:「斷絕了利鎖名韁,逼綽了酒色財氣。」
- 利鞅名韁
注 音
ㄌㄧˋ ㄧㄤ ㄇㄧㄥˊ ㄐㄧㄤ 漢語拼音
lì yāng míng jiāng釋 義
鞅,套在馬頸上的皮帶。「利鞅名韁」猶「名韁利鎖」。見「名韁利鎖」條。- 宋.華岳〈念奴嬌.倚藤臨水〉:「利鞅名韁成底事,空把此身纏縛。」
- 利韁名鎖
注 音
ㄌㄧˋ ㄐㄧㄤ ㄇㄧㄥˊ ㄙㄨㄛˇ 漢語拼音
lì jiāng míng suǒ釋 義
即「名韁利鎖」。見「名韁利鎖」條。- 元.王喆〈轉調醜奴兒.苦苦勸愚人〉:「利韁名鎖休貪戀,韶華迅速如流箭,不可因循。」
- 名韁利索
注 音
ㄇㄧㄥˊ ㄐㄧㄤ ㄌㄧˋ ㄙㄨㄛˇ 漢語拼音
míng jiāng lì su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