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置可否
參考詞語
‧不加可否 ‧無所可否音讀與釋義
注 音
漢語拼音
bù zhì kě fǒu (變) bú zhì kě fǒu釋 義
不說可以,也不說不可以。形容不表示任何意見。※語或本宋.汪藻〈尚書禮部侍郎致仕贈大中大夫衛公墓誌銘〉。△「模稜兩可」
典故說明
「不置可否」就是對事情的是非對錯,不表示可或否。北宋汪藻在為尚書禮部侍郎衛膚敏所撰寫的墓誌銘中,憶及衛公生前曾向皇帝建言,直陳朝政紊亂的原因,就在於大臣們:「惟恐失人主之意,故于政事無所可否。」指眾臣為了怕違背皇帝的心意,對於任何政事都不表示意見,以致於不管對錯都放任行之,終於招致災禍。其中「無所可否」的意思,就是指沒說可以,也沒說不可以,表示沒有意見的樣子。後來「不置可否」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不表示任何意見。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形容不表示任何意見。使用類別
用在「不表意見」的表述上。例句
- 對於他提出的建議,長官一直不置可否,讓人急得不得了。
- 下屬提出意見時,他總是不置可否地敷衍,顯得很沒有誠意。
- 他對這個問題不置可否,遲遲不肯做出決定,讓下屬無所適從。
- 上司聽完我的報告後,沒有任何指示,只是不置可否地說要再想想。
- 在會議中,雙方對問題爭論得不可開交,主席卻不置可否地隔岸觀火。
- 對於公司財務吃緊傳聞的真假,他不置可否,只表示一切都還在掌控中。
- 當我們徵詢他對這件事的看法時,他都語帶保留地不置可否,根本無法得知他真正的想法。
辨 識
近義
不置一詞、含糊其詞、模稜兩可「模稜兩可」及「不置可否」都有不明確表示意見的意思。
「模稜兩可」側重於含糊籠統地帶過;「不置可否」側重於不做決定。
模稜兩可 | 不置可否 | 辨似例句 |
---|---|---|
○ | ㄨ | 這隻老狐狸說的話~,你這樣理解沒錯,他那樣理解也對。 |
ㄨ | ○ | 他對這個問題~,遲遲不肯做出決定,讓下屬無所適從。 |
參考詞語
- 不加可否
注 音
ㄅㄨˋ ㄐㄧㄚ ㄎㄜˇ ㄈㄡˇ 漢語拼音
bù jiā kě fǒu釋 義
猶「不置可否」。見「不置可否」條。- 《品花寶鑑.第一回》:「子玉看了,只是笑,不置一詞。南湘問道:『你何以不加可否?』」
- 無所可否
注 音
ㄨˊ ㄙㄨㄛˇ ㄎㄜˇ ㄈㄡˇ 漢語拼音
wú suǒ kě fǒu釋 義
猶「不置可否」。見「不置可否」條。- 宋.汪藻〈尚書禮部侍郎致仕贈大中大夫衛公墓誌銘〉:「惟恐失人主之意,故于政事無所可否,馴致前日之禍,自今當以為戒。」
- 金.王若虛〈君事實辨下〉:「憲宗朝,李絳、李吉甫數爭論于上前,禮部尚書同平章事權德輿居中,無所可否。上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