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 | 電子書

以貌取人

參考詞語

‧以容取人

音讀與釋義

注  音

ˇ ㄇㄠˋ ㄑㄩˇ ㄖㄣˊ

漢語拼音

yǐ mào qǔ rén

釋  義

以容貌儀表作為評斷或選取人才的標準。#語本《韓非子.顯學》。
△「以言取人」

典故說明

「以貌取人」原作「以容取人」。《史記.孔子世家》提到孔子有弟子三千人,其中通曉禮、樂、射、御、書、數六藝的則有七十二位,而關於這七十餘人的姓名、事蹟都一一被記錄在《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裡。此外,一些與儒家關係密切的文獻,如《大戴禮記》、《孔子家語》,甚至先秦法家的《韓非子》也都可看到孔子弟子的相關記載,只是內容有時會有些出入。如〈仲尼弟子列傳〉記載:澹臺滅明,字子羽。他因為「狀貌甚惡」,想要跟隨孔子學習時,孔子從外表加以判斷,認爲他的資質低下,才能不高。然在跟隨孔子後,致力於修身,努力實踐儒家之道。後來,澹臺滅明到南方闡揚儒說,弟子有三百多人,名聲傳遍各個諸侯國。孔子聽了這些事後,就說:「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這段故事在時代較早的《韓非子.顯學》裡就已說到,澹臺滅明有著君子般的儀表,但相處久了才知道他的品行與容貌不相稱。而宰予雖然談吐不凡,但相處久了才知道他的智慧與辯才不相稱。因此孔子感嘆道:「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史記》和《韓非子》對澹臺滅明的記載雖然完全相反,但最後孔子的結論卻是相同的,就是如果以容貌來判斷一個人的品行、才能,就會像對子羽一樣,產生誤判;如果以談吐來衡量一個人的智慧,就會像對宰予一樣,產生誤判。後來「以貌取人」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以容貌儀表作為評斷或選取人才的標準。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以容貌儀表作為評斷或選取人才的標準。

使用類別

用在「注重外貌」的表述上。

例句

  1. 連聖人都感嘆以貌取人難免失誤,何況你我都是凡夫俗子?
  2. 為國家舉才應該首重人品,其次則為學識及能力,切忌以貌取人
  3. 擇偶時若只是以貌取人,到婚後才發現對方人品不佳,那時就後悔莫及了。
  4. 公司這次徵才,沒有經驗的主管純粹以貌取人,當然選不出具有真才實學的人。
  5. 初次見面,我犯了以貌取人的毛病,不把他放在眼裡,經過一段時日相處,才知道他是個品學俱佳的人,真的是人不可貌相啊!

參考詞語

  • 以容取人

    注  音

    ˇ ㄖㄨㄥˊ ㄑㄩˇ ㄖㄣˊ

    漢語拼音

    yǐ róng qǔ rén

    釋  義

    即「以貌取人」。見「以貌取人」條。
    1. 《韓非子.顯學》:「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