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 | 電子書

捨本逐末

參考詞語

‧損本逐末 ‧棄本就末 ‧棄本逐末 ‧背本趨末 ‧背本逐末 ‧舍本事末 ‧舍本務末 ‧舍本即末 ‧舍本問末 ‧舍本理末 ‧舍本逐末 ‧逐末捨本 ‧逐末遺本

音讀與釋義

注  音

ㄕㄜˇ ㄅㄣˇ ㄓㄨˊ ㄇㄛˋ

漢語拼音

shě běn zhú mò

釋  義

指人民不務農業而從事工、商。#語本《呂氏春秋.士容論.上農》。後用「捨本逐末」指人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視微末小節。
△「舍本治末」、「捨本就末」

典故說明

「捨本逐末」原作「舍本事末」。「舍本事末」之「本」,原指農事。古時候以農立國,故以農業為本業,以工、商為末業,所以「舍本事末」是指人民不務農而從事於工、商。《呂氏春秋.士容論.上農》一文,講的是當時的農業政策。力陳人民務農對國家的影響,直指人民從事農業就會因生產富足而不肯輕易遷徙。不務農而從事工、商,則農作物產量減少人民就會輕易遷徙,無心安居故土。且民捨本而事末,會變得好耍小聰明狡滑多詐,善於玩弄法律,顛倒是非。後來「捨本逐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且多借指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視微末小節。另外據《戰國策.齊策四》載,齊國使者對於趙孝威太后見面先問齊國歲收、百姓安好,才問候齊王這件事,感到不滿。於是趙孝威太后回說:「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意思是:「如果沒有歲收,怎麼會有人民?沒有人民,怎麼會有國君?哪有捨去根本而問旁枝末節的道理呢?」是以人民為根本大端,君主為微末小節。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指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視微末小節。

使用類別

用在「不知輕重」的表述上。

例句

  1. 抓不住問題的根本,一味在末節上使力,就是捨本逐末了。
  2. 如果我們不充實內容,只在包裝上下功夫,就顯得捨本逐末了。
  3. 大學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勸人做事按部就班,不要捨本逐末
  4. 他們每次開會都捨本逐末,不探討最根本的問題,只在末節上大做文章。
  5. 現代的父母多半犯了捨本逐末的大忌,只想到孩子的課業成績,卻忘了孩子身心健全的培養。

辨  識

近義

本末倒置、買櫝還珠

反義

追本窮源

參考詞語

  • 損本逐末

    注  音

    ㄙㄨㄣˇ ㄅㄣˇ ㄓㄨˊ ㄇㄛˋ

    漢語拼音

    sǔn běn zhú mò

    釋  義

    猶「捨本逐末」。見「捨本逐末」條。
    1. 《隋書.卷六六》:「故文筆日繁,其政日亂,良由棄大聖之軌模,構無用以為用也。損本逐末,流遍華壤,遞相師祖,久而愈扇。」
  • 棄本就末

    注  音

    ㄑㄧˋ ㄅㄣˇ ㄐㄧㄡˋ ㄇㄛˋ

    漢語拼音

    qì běn jiù mò

    釋  義

    猶「捨本逐末」。見「捨本逐末」條。
    1. 晉.袁宏《後漢紀.卷一八》:「辛卯詔,以能宣章句奏案為限,雖有至孝,猶不應科,此棄本而就末。」
  • 棄本逐末

    注  音

    ㄑㄧˋ ㄅㄣˇ ㄓㄨˊ ㄇㄛˋ

    漢語拼音

    qì běn zhú mò

    釋  義

    猶「捨本逐末」。見「捨本逐末」條。
    1. 《漢書.卷二四》:「民心動搖,棄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姦邪不可禁,原起於錢。」
    2. 五代漢.王定保《唐摭言.卷一》:「爾後物態澆漓,稔於世祿,以京兆為榮美,同華為利市,莫不去實務華,棄本逐末。」
  • 背本趨末

    注  音

    ㄅㄟˋ ㄅㄣˇ ㄑㄩ ㄇㄛˋ

    漢語拼音

    bèi běn qū mò

    釋  義

    猶「捨本逐末」。見「捨本逐末」條。
    1. 《漢書.卷二四》:「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積足恃。今背本而趨末,食者甚眾,是天下之大殘也。」
    2. 《漢書.卷七四》:「民多背本趨末,或有飢寒之色。」
  • 背本逐末

    注  音

    ㄅㄟˋ ㄅㄣˇ ㄓㄨˊ ㄇㄛˋ

    漢語拼音

    bèi běn zhú mò

    釋  義

    猶「捨本逐末」。見「捨本逐末」條。
    1. 《三國志.卷二七》:「人若不篤於至行,而背本逐末,以陷浮華焉,以成朋黨焉。」
  • 舍本事末

    注  音

    ㄕㄜˇ ㄅㄣˇ ˋ ㄇㄛˋ

    漢語拼音

    shě běn shì mò

    釋  義

    猶「捨本逐末」。見「捨本逐末」條。
    1. 《呂氏春秋.士容論》:「民舍本而事末,則不令;不令則不可以守,不可以戰。」
  • 舍本務末

    注  音

    ㄕㄜˇ ㄅㄣˇ ˋ ㄇㄛˋ

    漢語拼音

    shě běn wù mò

    釋  義

    猶「捨本逐末」。見「捨本逐末」條。
    1. 漢.王符《潛夫論.務本》:「五者,守本離末則仁義興,離本守末則道德崩,慎本略末猶可也,舍本務末則惡矣。」
  • 舍本即末

    注  音

    ㄕㄜˇ ㄅㄣˇ ㄐㄧˊ ㄇㄛˋ

    漢語拼音

    shě běn jí mò

    釋  義

    猶「捨本逐末」。見「捨本逐末」條。
    1. 《宋書.卷一二》:「歷三年,更相是非,舍本即末,爭長短而疑尺丈,竟無時而決。」
  • 舍本問末

    注  音

    ㄕㄜˇ ㄅㄣˇ ㄨㄣˋ ㄇㄛˋ

    漢語拼音

    shě běn wèn mò

    釋  義

    猶「捨本逐末」。見「捨本逐末」條。
    1. 《戰國策.齊策四》:「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
  • 舍本理末

    注  音

    ㄕㄜˇ ㄅㄣˇ ㄌㄧˇ ㄇㄛˋ

    漢語拼音

    shě běn lǐ mò

    釋  義

    猶「捨本逐末」。見「捨本逐末」條。
    1. 三國魏.劉邵《人物志.材理》:「善難者務釋事本,不善難者舍本而理末,舍本而理末,則辭構矣。」
  • 舍本逐末

    注  音

    ㄕㄜˇ ㄅㄣˇ ㄓㄨˊ ㄇㄛˋ

    漢語拼音

    shě běn zhú mò

    釋  義

    即「捨本逐末」。見「捨本逐末」條。
    1. 《抱朴子.外篇》:「舍本逐末者,謂之勤修庶幾;擁經求己者,謂之陸沈迂闊。」
    2. 清.錢泳《履園叢話.卷四》:「一以小民窮困,舍本逐末而不墾。是以荒瘠之地日多,而懶惰之民日積。」
  • 逐末捨本

    注  音

    ㄓㄨˊ ㄇㄛˋ ㄕㄜˇ ㄅㄣˇ

    漢語拼音

    zhú mò shě běn

    釋  義

    猶「捨本逐末」。見「捨本逐末」條。
    1. 《隋書.卷九》:「長吏華浮,奉客以求小譽,逐末捨本,政之所疾,宜謹察之。」
  • 逐末遺本

    注  音

    ㄓㄨˊ ㄇㄛˋ ˊ ㄅㄣˇ

    漢語拼音

    zhú mò yí běn

    釋  義

    猶「捨本逐末」。見「捨本逐末」條。
    1. 《文史通義.外篇二》:「夫以繹經之題,逐末遺本,折以法度,彼實無辭。」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