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之差
參考詞語
‧一念之誤 ‧一念之錯 ‧一念差池
音讀與釋義
注 音
ㄧ ㄋㄧㄢˋ ㄓ ㄔㄚ (變) ㄧˊ ㄋㄧㄢˋ ㄓ ㄔㄚ
漢語拼音
yī niàn zhī chā (變) yí niàn zhī chā
釋 義
一個念頭的差錯。※語或出宋.蘇軾〈次韻致政張朝奉仍招晚飲〉詩。
典 源
※宋.蘇軾〈次韻致政張朝奉仍招晚飲〉詩(據《蘇東坡全集.後集.卷二》引)
掃白非黃精,輕身豈胡麻?怪君仁而壽,未覺生有涯。曾經丹化米,親授棗如瓜。雲烝作霧楷,火滅噀雨巴。自此養鉛鼎,無窮走河車。至今許玉斧,猶事萼綠華。我本三生
1>人,疇昔
2>一念差。前生或草聖
3>,習氣餘驚蛇
4>。
儒臞謝赤松,佛縛慚丹霞。時時一篇出,擾擾四座譁。清詩得可驚,信美詞多夸。回車入官府,治具隨貧家。萍虀與豆粥,亦可成咄嗟。
〔註解〕
- 三生:佛教用語,指前生、今生及來生。
- 疇昔:昔日、從前。疇,音ㄔㄡˊ。
- 草聖:指張旭。唐代吳人,生卒年不詳。為著名書法家,以草書最為知名,有「草聖」之稱。
- 驚蛇:形容所寫草書,猶如驚蛇入草般靈動放縱。
典故說明
「一念」,是指心中的念頭。「一念之差」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一個念頭的差錯。在宋朝蘇軾的〈次韻致政張朝奉仍招晚飲〉詩中即可看到「一念差」的用法:「我本三生人,疇昔一念差。前生或草聖,習氣餘驚蛇。」意思是說他三生都是人,因一念之差,未能得道。前輩子或許是張旭,所以書法還留點放縱的習氣。後來「一念之差」可能就是出自此處,用來指一個念頭的差錯。如宋.陸游〈丈人觀〉詩:「我亦宿誦五千文,一念之差隨世紛。」又如《警世通言.卷三五.況太守斷死孩兒》:「這般會合,那些個男歡女愛,是偶然一念之差。」
書 證
- 宋.陸游〈丈人觀〉詩:「我亦宿誦五千文,一念之差隨世紛。」
- 宋.黃榦〈陶器銘〉:「一線之漏,足以敗酒;一念之差,得無敗所守乎!」
- 《警世通言.卷三五.況太守斷死孩兒》:「這般會合,那些個男歡女愛,是偶然一念之差。」
- 《西湖二集》卷二○:「這女人前世定是誦《法華經》之人,只因一念之差誤落風塵。」
- 《鏡花緣》第一○回:「但恐此人素日外面雖然吃齋念佛,或者一時把持不定,一念之差,害人性命。」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一個念頭的差錯。
使用類別
用在「動念一誤」的表述上。
例句
- 許多大錯都是一念之差造成的。
- 往往一念之差,再回頭已是百年身,做人豈可不慎?
- 小王由於當初的一念之差,接觸毒品,以致今日身敗名裂。
- 要不是當日的一念之差,盜用公款,今日怎會遭受牢獄之災?
- 他一念之差,幾乎就要犯下大錯,幸好大家不斷勸阻,才沒有造成大禍。
- 身為領導者,做出決策時一定要謹慎,以免一念之差,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參考詞語
一念之誤
注 音
ㄧ ㄋㄧㄢˋ ㄓ ㄨˋ (變) ㄧˊ ㄋㄧㄢˋ ㄓ ㄨˋ漢語拼音
yī niàn zhī wù (變) yí niàn zhī wù
釋 義
即「一念之差」。見「一念之差」條。- 《類說.卷四七》:「歐公知穎州,有官妓盧媚兒姿貌端秀,口中常作芙渠花香。有蜀僧曰:『此人前身為尼,誦《法華經》二十年;一念之誤,乃至於此。』」
一念之錯
注 音
ㄧ ㄋㄧㄢˋ ㄓ ㄘㄨㄛˋ (變) ㄧˊ ㄋㄧㄢˋ ㄓ ㄘㄨㄛˋ漢語拼音
yī niàn zhī cuò (變) yí niàn zhī cuò
釋 義
即「一念之差」。見「一念之差」條。- 《野叟曝言.第四八回》:「守其在我,聽其在天,是或一道。所怕者,磨易磷,涅易緇,一念之錯,終身之悔耳!」
一念差池
注 音
ㄧ ㄋㄧㄢˋ ㄔㄚ ㄔˊ (變) ㄧˊ ㄋㄧㄢˋ ㄔㄚ ㄔˊ漢語拼音
yī niàn chā chí (變) yí niàn chā chí
釋 義
即「一念之差」。見「一念之差」條。- 《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五》:「小神查得有曹州曹南周家莊上,他家福力所積陰功三輩,為他拆毀佛地,一念差池,合受一時折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