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 | 電子書

撥亂反治(撥亂反正)

參考詞語

‧撥亂反正

音讀與釋義

注  音

ㄅㄛ ㄌㄨㄢˋ ㄈㄢˇ ˋ

漢語拼音

bō luàn fǎn zhì

釋  義

義參「撥亂反正」。見「撥亂反正」條。

典  源

此處所列為「撥亂反正」之典源。
《公羊傳.哀公十四年》
《春秋》何以始乎隱?祖之所逮聞也。所見異辭,所聞異辭,所傳聞異辭。何以終乎哀十四年?曰:備矣!君子曷為為《春秋》1>?撥2>亂世,反3>諸正,莫近諸《春秋》。

〔註解〕

  1. 《春秋》:書名。孔子據魯史修訂而成,為編年體史書。所記起自魯隱公元年,迄魯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四十二年。其書常以一字一語之褒貶寓微言大義。因其記載春秋魯國十二公的史事,故亦稱為「十二經」。公羊、穀梁、左氏三家為之作傳,稱為「春秋三傳」。
  2. 撥:扭轉。
  3. 反:通「返」,歸返,返回。

書  證

  1. 元.馬致遠《陳摶高臥》第一折:「實不相瞞,區區見五代之亂,天下塗炭極矣,常有撥亂反治之志,奈無寸土為階。」
  2. 明.瞿式耜〈不敢輕離西土疏〉:「伏念臣迂愚陋質,譾劣庸才,既無撥亂反治之能,時深妨賢病國之懼。」

參考詞語

  • 撥亂反正

    注  音

    ㄅㄛ ㄌㄨㄢˋ ㄈㄢˇ ㄓㄥˋ

    漢語拼音

    bō luàn fǎn zhèng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