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 | 電子書

枯樹逢春(枯木逢春)

參考詞語

‧枯木逢春

音讀與釋義

注  音

ㄎㄨ ㄕㄨˋ ㄈㄥˊ ㄔㄨㄣ

漢語拼音

kū shù féng chūn

釋  義

義參「枯木逢春」。見「枯木逢春」條。

典  源

此處所列為「枯木逢春」之典源。
敦煌變文《㠠山遠公話》(據《敦煌變文集新書》卷六引)
是日遠公1>2>(猶)如臨崖枯木,再得逢春。亦似鉤錮(溝涸)之魚,蒙放卻歸江海。天生意氣,不與凡同,骨貌神姿,世人之罕有。重聲鐘罄(磬),再舉經題,為眾宣揚。

〔註解〕

  1. 遠公:指釋慧遠(西元334∼416),俗姓賈,東晉雁門樓煩人。初學儒家、老、莊,二十一歲往太行恆山參見道安,聽講《般若經》,遂從而出家。後入廬山住東林寺,領眾修道。善於般若,並兼倡阿毗曇、戒律、禪法。因此中觀、戒律、禪、教及關中勝義,都仗慧遠而流播南方。曾與劉遺民等人,在阿彌陀像前立誓,共期往生淨土,故後世淨土宗尊為初祖。著名弟子有慧觀、僧濟、法安等,另有雷次宗傳其禮學。
  2. 由:通「猶」。

書  證

  1. 《五燈會元.卷一四.含珠哲禪師法嗣》:「唐州大乘山和尚,僧問:『枯樹逢春時如何?』師曰:『世間希有。』」
  2. 元.無名氏《凍蘇秦》第四折:「我爭些兒有家難奔,恰便似旱苗纔得雨,枯樹恰逢春。」

參考詞語

  • 枯木逢春

    注  音

    ㄎㄨ ㄇㄨˋ ㄈㄥˊ ㄔㄨㄣ

    漢語拼音

    kū mù féng chūn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