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 | 電子書

中庸之道

音讀與釋義

注  音

ㄓㄨㄥ ㄩㄥ ㄉㄠˋ

漢語拼音

zhōng yōng zhī dào

釋  義

不偏不倚、無過與不及的處事態度。語本《論語.雍也》。

典故說明

「中」的概念起源很早,古代聖賢堯、舜、禹對於「中」都十分重視。《論語.堯曰》:「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意思是說堯傳位舜時,以「執中」之道告誡,舜傳位於禹,也以此告誡。又《尚書.仲虺之誥》有「建中于民」的說法,意思則是要建立「中正」之道,作為共同的準則。到了西周初年,「中」成為一種美好品德的觀念,《尚書.酒誥》就提到:「丕惟曰爾克永觀省,作稽中德。」意思是說人們應該時常觀察自己的行為,反省自己的思想,以便能夠符合「中正」這種不偏倚的美德。「中」的觀念,經過夏、商、周三代,內涵日益豐富。後來到孔子時加上「庸」字,提出「中庸」概念,使其成為一種日常生活的處事態度,對中華文化的發展和人民的思維方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庸〉是先秦儒家重要的經典文獻,原本收錄在《禮記》一書裡,根據唐人孔穎達《禮記正義》引鄭玄〈目錄〉云:「名曰〈中庸〉者,以其記中和之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孫子思伋作之,以昭明聖祖之德。」到了宋代,朱熹取《禮記》中的〈大學〉、〈中庸〉二篇,加上《論語》、《孟子》,合稱為「四書」,並為之章句集注。對於「中庸」二字的意涵,朱熹《中庸章句》引了程子的話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則成了一種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的處事態度,而且是可行之久遠的定理。古代能了解「中庸」並加以具體落實者,都是聖賢之人,〈中庸〉曾引孔子的話說:「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孔子讚揚舜是有大智慧的人,能取中道施行於民。可是這種秉持中道的最高美德,人們缺少它已經很久了。孔門弟子之中,唯有:「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見《禮記.中庸》)孔子因而讚揚顏回待人處事能夠秉持中庸、堅守善道。後來「中庸之道」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不偏不倚、無過與不及的處事態度。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不偏不倚、無過與不及的處事態度。

例句

  1. 他一向都秉持中庸之道,就事論事,大家都樂於和他共處。
  2. 新任主管改採中庸之道,試圖解決這項長期爭執不定的難題。
  3. 歷經幾番挫敗,他才領悟到待人處事,必得遵循中庸之道,情理兼顧。
  4. 面對人生起伏不定的際遇,他一本中庸之道,既不曾大喜,也不曾大悲。
  5. 校長奉行中庸之道,在推動校務行政上,不曾應付了事,但也不會過度苛求。

辨  識

「一毛不拔」及「愛財如命」都有吝嗇、捨不得花錢的意思。
「一毛不拔」側重於吝嗇之表述;「愛財如命」則側重於貪婪之表述。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