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 | 電子書

孤行一意(一意孤行)

參考詞語

‧一意孤行

音讀與釋義

注  音

ㄍㄨ ㄒㄧㄥˊ ˋ (變) ㄍㄨ ㄒㄧㄥˊ ˊ ˋ

漢語拼音

gū xíng yī yì (變) gū xíng yí yì

釋  義

義參「一意孤行」。見「一意孤行」條。

典  源

此處所列為「一意孤行」之典源。
《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列傳.張湯》
武安侯為丞相,徵湯為史,時薦言之天子,補御史,使案事。……與趙禹共定諸律令,務在深文,拘守職之吏。已而趙禹遷為中尉,徙為少府,而張湯為廷尉,兩人交驩,而兄事禹。 1>為人 廉倨 2>。為吏以來,舍 毋 3>食客 4>。公卿相 造請 5>禹,禹終不報謝,務在絕知友賓客之 請 6>,孤立行 一意 7>而已。

〔註解〕

  1. 禹:趙禹,生卒年不詳,漢扶風斄人。為人廉倨,絕知友賓客之請。歷任御史、廷尉,與張湯共定諸律令。
  2. 廉倨:廉潔孤傲。
  3. 毋:音ㄨˊ,通「無」,沒有。
  4. 食客:古代寄食於官宦顯貴家中,為主人策劃計謀、奔走效力的人。
  5. 造請:登門拜訪。
  6. 請:請託。
  7. 一意:一己之見。

書  證

  1. 《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列傳.張湯》:「公卿相造請禹,禹終不報謝,務在絕知友賓客之請,孤立行一意而已。」(源)
  2. 清.錢謙益〈父楫中議大夫原任通政司右通政先贈資政大夫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加贈光祿大夫太子太保戶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當先朝革鼎之時,直群相沸羹之會,孤行一意,惟知砥節而首公;榰柱眾言,不屑市名而避怨。」
  3. 清.黃宗羲〈翰林院庶吉子一魏先生墓誌銘〉:「然子一孤行一意,不肯附會。」

參考詞語

  • 一意孤行

    注  音

    ˋ ㄍㄨ ㄒㄧㄥˊ (變) ˊ ˋ ㄍㄨ ㄒㄧㄥˊ

    漢語拼音

    yī yì gū xíng (變) yí yì gū xíng
︿
回頂端